华体会登录地址

常念“紧箍咒”的翟总监 ——记永金高速公路戛元段项目安全总监

  翟士栋,男,汉族,1986年9月出生,山西运城人,党员,大学本科,一级造价师、一级建造师、监理工程师、注册安全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。2008年7月参加工作,一直从事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工作,2020年加入公司永金高速公路戛元段项目,负责安全管理,现任永金高速投资公司安全总监,曾获公司2024年度先进工作者。

  在永金高速公路建设现场,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,时而爬上边坡监测点查看边坡稳定性,时而钻进隧道深处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,时而组织参建各方管理人员开展预制梁场突击检查,时刻掌握项目进度,把控施工安全,确保项目施工安全无虞。作为项目安全总监,翟士栋用责任与智慧编织起工程建设的“安全网”,以创新与实干践行“绿美公路”建设理念,带领团队打造出平安工地建设标杆工程,为永金高速通车运营保驾护航。

  高速公路安全生产是公司发展的生命线,如何把稳安全“方向盘”,翟士栋把目光放到了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上,将安全防护设备的推广应用作为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。

  “安全防护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”在十分部梁场标准化施工现场,翟士栋指着整齐划一的防护设施说,定型化安全防护体系可以让传统工地实现“工厂化”蜕变,装配式临边护栏通过榫卯结构实现快速拆装,周转使用率达90%;可拆卸安全通道采用模块化设计,安装效率提升3倍;“一梯笼三平台”大幅度降低了高空坠落风险。

  隧道施工和桥梁高空作业,劳动强度大,不安全因素多,是公路行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。翟士栋聚焦痛点,想方设法从源头上降低风险,消除安全隐患。

  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,他引导、协调组织各参建单位建成集人员定位、应急通讯、气体监测、视频监控、逃生预警于一体的隧道安全施工“五大”系统,使隧道事故预警响应时间大大缩短。

  针对桥梁混凝土防撞墙施工中高空作业风险高、施工效率低等问题,他积极推动桥梁防撞护栏自动化台车的引入和应用。相比传统的人工施工方法,自动化台车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了高空作业的风险,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,提高了实施工程质量和效率。

  工人张师傅感慨道:“以前每天在几十米高的模板上作业,腿都发软,现在站在桥面就能操作设备,真是又方便又安全。”

  在翟士栋的推动下,项目安全防护设施的定型化设计、规范化使用成果显著,可重复利用率大幅度提高,且安全可靠性增强,永金高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迈上新台阶。

  翻开平安工地建设考评工作台账,密密麻麻的记录见证着平安工地建设的管理成果。他将“平安工地”建设考评融入制度建设转化为管理抓手,通过组织专题安全会议、安全教育、综合督查、“平安工地”咨询等方式,精心组织、狠抓落实,把“平安工地”创建融入项目建设全过程,进一步压实了平安工地建设各方主体责任。

  现场管理中,从桥梁高墩作业防护标准化、隧道逃生通道设置规范,到实施工程人员安全帽佩戴合规性,均纳入动态考核指标。通过组织第三方考评单位对各参建单位的安全管理资料、关键指标数据来进行考评,以“专题培训+立行立改”组合拳,倒逼参建单位由“被动应付”转向“主动创安”,实现项目建设全程“零伤亡”事故目标。

  “平安工地建设考核不是‘材料秀’,不能只重痕迹不重实际,它是抓管理促提升的‘指挥棒’,是对标明责抓落实的‘显示器’,是各参建单位共同进步的机会。”在平安工地考评工作反馈会上,翟士栋正向各参建单位讲解新修订的《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》。

  翟士栋通过建立“日常巡查+专项检查+平安工地考评”机制,推动构建了全员、全过程工程建设安全责任链条,平安工地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,连续两年项目“平安工地”建设考评达标。

  “既要让天堑变通途,也要给青山留本色。”这是翟士栋在与各参建单位项目负责人日常工作交流时反复强调的“绿美公路”建设理念。

  永金高速项目沿线处于哀牢山山脚坡积体,地质环境复杂、生态环境脆弱,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,面对这一复杂情况,他极力推行“绿色施工+安全”双控管理模式,将生态保护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。

  在边坡开挖环节,翟士栋主导采用“动态监测+分级防护”模式:通过定期监测和人工巡查,结合地勘资料,精准预判山体稳定性以及水土流失风险点;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的边坡,采用植生袋、三维植被网等柔性保护措施,大大降低了水土流失风险,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。

  针对隧道爆破作业,他要求采用电子雷管微差爆破技术,配合振动监测预警系统,使爆破振动速度严控在标准范围以内,周边民房玻璃完好率保持100%。

  项目建设期间实现环保“零投诉”,避免了4处潜在地质灾害风险。实现了绿色施工与安全管理的双赢,为同类项目树立了典范。五分部项目负责人感慨道:“生态与安全往往是单选题,翟总监的管理思维总能将矛盾转化为共赢。”

  晚上10点多,翟士栋的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,他还在与相关参建单位沟通着次日G8511高速改扩建段机电工程拆除、安装工作和临时断交等事宜。

  当被问及工作经验时,他说:“安全工作就是要主动冲击、事前预防,安全管理人员就是要当‘婆婆嘴’,常念‘紧箍咒’,把别人的事故当自己的教训。”

  如今,永金高速公路宛如巨龙穿行在青山绿水间,那些标准化防护设施上的反光条在阳光下闪烁,犹如镶嵌在工程脊梁上的安全勋章。在60多公里的施工战线上,翟士栋带领团队用初心、责任和专业守护着全体建设者的平安,更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担当——既要让道路通向远方,更要让安全抵达人心。